2024,孵化器如何有质量的活下去?

自2014年「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」提出以来,「双创」便上升为了国家战略,作为创新创业的关键载体,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迅速生长。
然而,公共服务事业的基本属性,导致孵化器始终无法彻底脱离政府而独立生存,加之经济下行、资本寒冬来临,一大批孵化器或估值腰斩、或关门大吉。高光过后,黑暗接踵而至。
但同时笔者也看到,在传统房地产已死,新经济前景未明,投资标的极少的今天,仍然有大批玩家对孵化器趋之若鹜。一方面是因为孵化器的政策红利仍未结束,另一方面则是产业孵化背后的故事仍然足够性感。
面对行业内卷、资本寒冬,孵化器如何活下去成了业内最关注的问题。
依赖补贴的二房东型
二房东,听起来有点贬义,咱们换个词儿,「轻资产运营」,是不是立马高大上了。
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里,二房东是「空手套白狼」的生意,项目操作也没啥技术含量。就是以略低的价格把房子收过来,重新装修、隔断以后再加价出租,赚取差价。
可事实真的如此吗?
我们来算一笔账。以杭州某孵化器为例,这个项目位于一甲级写字楼的10-16层,运营面积10000㎡,所处写字楼均价3元/㎡/天(公共区域精装修,其余为毛坯)。运营商以市场价的7折拿房(2.1元/㎡/天),签约5年,运营期间平均出租率接近90%。
也就是说,该孵化器平均每年产生 10000×365×(3-2.1)×90%≈300万元的毛利。
此外,运营商前期投入500万元进行装修(分摊到每年就是100万),日常运营+维护成本约50万元/年,人员及办公成本(4人团队)约60万元/年,招商推广和渠道费用约20万元/年,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,不涉及借款利息。
粗略计算,该项目的NPI(物业净收入)≈300-100-50-60-20=70万元/年
但70万只是理论上孵化器每年能够获得的最大利润,实际运营中企业流转产生的空置期租金损失、前期的价格让利等并未计算在内。况且,该运营商之所以能够以7折的低价拿房,除了该公司名头够响(科技巨头,政府的座上宾)以外,更重要的是该写字楼刚刚建成,体量巨大,前期急需吸引人气,若非如此,折扣还要上浮。
也就是说,辛辛苦苦一整年,纯利可能还不到50万。而且还要祈祷不要出现黑天鹅事件。一旦宏观政策有变,或产生一定的经济周期或行业波动,孵化器很容易处于亏损状态,倒闭就是家常便饭了。
热门推荐
五金机电城大市场,一层330平10米层高 35
330㎡ 36.75元/㎡/月
江宁高新园一层1080平花园厂房,院子大形象好道路宽好卸货
1080㎡ 23.10元/㎡/天
高桥1000平钢构 带5吨行车 钢材石材优先 可进17.5车
1000㎡ 23.10元/㎡/天
栖霞区新港3400平厂房高10米,独门独院5部5-10吨行车
3400㎡ 27.30元/㎡/月
硚口古田独栋路边厂房出租单层1000平2吨货梯落地窗户带空地
4000㎡ 26.25元/㎡/月
桥口近地铁口 电线电缆生产和加工,带10吨行车 20
750㎡ 23.00元/㎡/天
舵落口带空地钢构厂房1700平,预留牛腿15出
1700㎡ 15.75元/㎡/月
六合灵岩1500平带行车靠近主干道门前空地大
1500㎡ 15.75元/㎡/月